
小琪(化名)是一位罹患脊髓型肌肉萎縮症的小女孩,和媽媽、姊姊三人相依為命。承租的國宅內,客廳擺滿了小琪的維生設備,對小琪而言,電力不只是民生必需品,而是她與這個世界連結的生命線。
「睡覺的時候,整個晚上都要開著氧氣機,而且很耗電,呼吸器也同時要開著,潮濕瓶也要用電,一個呼吸設備同時插三個電,從睡覺一直用到早上,氣墊床也不是充飽氣就好,換氣的過程一樣要用電。」小琪媽媽一邊幫小琪倒水,一邊輕快地介紹家中環境,但眼裡滿是對小女兒的不捨。
為了照顧小女兒,小琪媽媽沒辦法正常上班,只能在家接零星的設計案,收入不固定,但每月的電費支出,卻只會多,不會少。

因為這個病,她是沒有藥可以用的, 所以維持她比較好的生活品質,這是必要的
「冬天一定要開暖氣,夏天一定要開冷氣,而且是開24小時。」小琪因為肌肉萎縮影響神經,無法自行調節體溫,冷暖氣使用時間就是得這麼長,還必須定期回診,追蹤退化狀況。不過醫生不太希望患者太常進出醫院,所以要求維生設備能夠備在家裡,一來方便就近照顧,另一方面避免感染風險,減輕病人體力消耗。「夏天的話,補助完之後最高也要付到3、4千塊的電費。」小琪媽媽無奈地說。
為了省電,會拔房間燈泡來補客廳燈泡,所以房間天花板燈座空了幾盞,或者只剩一顆,想說房間暗一點沒關係。
「夏天電費支出很高,導致生活費用減少,我也只能控制。」小琪媽媽為了省電,會拔房間燈泡來補客廳燈泡,或者小琪上學不在家的時候,就不開冷暖氣。因為醫療器材用電量是固定的,所以只好減少其他用電需求。
雖然知道節能家電比較好,但連那一筆錢都拿不出來,實在無法去想後續省電的事。
環顧小琪家,每個家具款式都十分老舊,到處都看得到破損或泛黃的痕跡,雖然家電功能大同小異,但是耗電量卻是目前市面上產品的好幾倍。小琪媽媽笑著說,「冰箱是買二手的,對方應該也用了10年了,但要叫我花1、2萬買新冰箱,我買不下去。」光換個冰箱就想了兩年,冷氣也用了10幾年,即使電器用太久有安全疑慮,但光是應付日常開支都夠頭痛了,也只能用一天、算一天。
獨自照顧小琪的媽媽那藏在輕描淡寫話語下的壓力,從他看像小琪的關愛眼神中滲透出來,滴在訪問者、攝影師的心上。
因為有你的參與「點亮無窮希望」的行動不只減少台灣的了碳排放,更點亮了一個家庭的光明;這盞光,照映著在7-11借光念書的孩子、照映著獨居翻著舊相本的獨居老人、照映那守在家人病卧的床邊,眼神充滿不捨與關愛的家人臉上。
讓我們有機會走進弱勢家庭裡,改善他們的生活,邀請您長期與我們一起致力於解決能源貧窮的議題。
將你的紙本帳單轉為電子帳單,你的銀行就會把印製、寄送帳單以及鼓勵你轉換電子賬單的各種費用轉換成支持能源弱勢家庭的資源,既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產生最大的社會影響力。